哈佛大學招生過程中涉嫌歧視亞裔的案件終于如期開審。上周末,反對“歧視亞裔”的團體還在波士頓的劍橋市進行集會,高喊:“我是亞裔美國人。我也有一個夢想。”
【關于事件的前情,大家可以戳鏈接回復一番:吃瓜!耶魯大學也涉歧視亞裔?站隊哈佛后,被美國司法部調查!|熱鬧了!耶魯、斯坦福等16所名校集體站隊,力挺哈佛歧視亞裔....】
此次庭審,雙非各執(zhí)一詞。代表學生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SSFA)的律師Adam K. Mortara表示,SSFA的目標是:終止美國大學入學時的種族分類和偏好。“這次審判是關于哈佛對亞裔申請人所做的事情,以及哈佛在招生過程中對競選使用的干預。”
Adam K. Mortara列舉了他們收集的多項統(tǒng)計數據,指出哈佛大學在主觀性極強的個人素質(包括領導力、熱情和勇氣)部分給予亞裔的評分明顯低于其他種族群體的申請人。而這一評級通常對申請的結果至關重要。
SSFA稱,申請哈佛大學亞裔學生成績比任何其他族裔都要好,但錄取率卻是最低的。Adam K. Mortara認為哈佛知道這個問題,因為2013年的哈佛內部文件就已經指出這個問題,但校方對此沒有采取任何措施。
此外,Adam K. Mortara表示,SSFA的控訴并不是攻擊“平權行動”,只是哈佛大學在考慮族裔的問題上走得太遠,SSFA本身是非常支持多元化的學生構成的。
而代表哈佛大學的首席律師William F. Lee否認了對哈佛的所有指控,否認哈佛歧視亞裔或任何其他群體,堅稱哈佛的大門對所有背景的學生開放。保持學生的多樣性,也是學校使命的關鍵。
他認為,哈佛只是以有限的方式考慮種族,這一因素并不會比申請人的地域或家庭收入更重要。而種族在申請中從未被認為是消極的。如果不考慮種族,哈佛就無法實現其教育目標。
美國聯邦地區(qū)法庭法官Allison D. Burroughs主持審判,審訊沒有設立陪審團,外界都認為Allison D. Burroughs不會就訴訟做出裁決,案件最終可能會交由美國最高法院。
案件預計將至少持續(xù)三周,這次的案件為舊的爭議帶來了新的變化。在之前的幾個重大案件中,白人申請人起訴要求在入學時采取“平權行動”。而這次是亞裔處于戰(zhàn)斗的中心。
審判還將把一系列哈佛招生官請到證人席,這個場景有望為招生細節(jié)提供一個罕見的公眾視野。通常,這對于全世界大學生和家長來說都是一個謎。每年哈佛大學和其他學校都承諾對所有申請人進行“全面審查”,包括:成績,家庭背景,以及其他信息:包括種族和民族。
這次的訴訟還得到了特朗普政府的支持,此前美國司法部也已經介入調查,還在9月宣布,耶魯大學也是調查對象。哈佛訴訟案是第一個涉及亞裔的高調案件,也是第一個將焦點放在美國頂級私立大學之一的案件。
目前,美國教育界,包括美國其他大學也都在密切關注此次的案件,很多美國教育專家們認可它已成為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案例。如果哈佛輸掉了官司,其他大學的招生政策也將不可避免受到影響。
“無論這次試驗的結果如何,”Adam K. Mortara補充說,“在大學入學時結束種族分類和偏好的運動不會結束。”
這起案件的最終結果如何,我們會密切關注。但愿一個公平公正的未來,是可以期待的~
對于自己的留學專業(yè)選擇感到困惑?不妨添加“51offer留學小助手”(搜索微信號:offer2963),你想知道的留學問題,這里都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