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出國留學(xué)的人,往往懷揣著offer,帶著美滋滋的心情踏上飛機,奔赴美好的留學(xué)生活。但在真正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不熟練的語言、不一樣的生活習慣時,很容易鬧出一些笑話。
比如日本,日本有一些習慣是和我們完全相反的。
中國:請將手紙扔進紙簍
日本:請勿將手紙扔進紙簍
在國內(nèi),把衛(wèi)生紙扔進紙簍是基本的文明習慣,因為這樣可以防止管道堵塞。
但是在日本,衛(wèi)生紙是可溶性的,直接扔進馬桶沖走就好了,如果扔在紙簍里,反而會增加清潔人員的工作量。
再比如澳洲,澳洲的人行道走路習慣和中國也是相反的。
中國:行人靠右
澳洲:行人靠左
初到澳洲的留學(xué)生如果按照國內(nèi)的習慣走路,就容易走到反道……
剛出國的人,會鬧出哪些笑話呢?
@斯塔特:
在北卡州立大學(xué)北邊的一個披薩店吃披薩,點了披薩后,老板問點不點toppings,我想了想啥是toppings,怕被宰就趕緊說no no no,老板表情凝重的說r u sure? 我緊張的回答 sure sure sure。
結(jié)果上來一個大燒餅,光面的。
@村口王二狗:
剛到澳洲,注冊完正在去宿舍,學(xué)生村管理員看到我之后,遠遠的沖我喊:
“GO DIE! MAN!”
我心里一驚:臥槽?!剛來澳洲第一天你就讓我狗帶?!這不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是什么?!頓時怒火焚心、憤恨交加、大腦一片空白。最后憑著嗓子眼里堵著的那口惡氣,立即回吼了一句:
“YOU TO GO DIE! MAN!”
然后我就氣宇軒昂的扭頭走了,心里暗自慶幸剛剛硬氣了一把,沒留下慫包的印象,沒輸給別人。
之后漸漸和管理員小哥混熟了,他告訴我其實他對我第一印象特別好。因為第一次見面時,在他我對我說了:“Good day! Mate!”之后,我很禮貌的回答了他:“You too! Good day! Mate!”
而且語氣還特別充滿活力......
@胡小同:
剛來美國的時候,跟小伙伴一起興沖沖的跟著美國同學(xué)去排Omelette的長隊。一邊排一邊在琢磨Omelette到底是怎么點的。
食堂的師傅一人三個小平底鍋,然后會問你要加什么料,然后從很多格原料里面挑兩三樣丟進鍋里和雞蛋一起煎,然后再對折。像這樣。
然后我排在四個小伙伴里的第二個,師傅問,“要加什么料?” 一般美國小伙伴大概就要個兩三樣吧,師傅都特別認真的把蛋餅折成漂亮的半圓。
我們那時剛到美國幾天,看見十幾樣蔬菜和肉,它們的英文是那么陌生又熟悉,見到了老熟人卻非要叫洋名字。
于是我前面的妹子柔柔地跟師傅說:everything, please.
師傅愣了一下,問,everything?
妹子沖師傅笑了一下說,yes.
師傅抖著手在十來個原料里每樣真的只拿了一點,小鍋還是很快就堆滿了食材。要對折蛋餅的時候,我看著他糾結(jié)的表情,小心謹慎的手法,還是破掉了。
師傅內(nèi)心充滿糾結(jié)的遞過everything Omelette給我同學(xué),然后長吁了一口氣,轉(zhuǎn)向我。
我高興的說:The same, please!
@劉道全:
地鐵上,我旁邊站了一個金發(fā)小哥,估計快兩米高了,手里拿了一本中文歷史類書籍,好像是講漢朝的吧,時間太久,抱歉記不清了。
他旁邊有三個小伙子,最高的應(yīng)該沒有1米75。三個小伙子是四川人(別問我為什么知道,因為我也是四川人,說話能聽得出)。三個人開始用四川話討論這個老外:“看這狗日才高哦”“嗯,這娃簡直太高老,曉得狗日小時候吃啥子?xùn)|西長的哦”……
這個時候老外低下了頭,望著三個小伙子,字正腔圓的四川話說道:“你們?nèi)齻€哈皮龜兒子,莫在背后頭說別人,曉得不?老子也是在四川大學(xué)念老四年書的”。
你剛出國時,鬧出過什么笑話?
歡迎關(guān)注下方微信公眾號,給我們留言~
(手機用戶可將文章轉(zhuǎn)發(fā)到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