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出國前,總會向往著美國校園生活的自由和開放。到了之后會發(fā)現(xiàn)的確在有些地方相對于國內的大學這里會更加完善,但也認識到有很多美好的東西是美國的校園生活無法給予我們的。
很多同時體驗過國內大學生活和美國大學生活的同學,發(fā)現(xiàn)了這些區(qū)別。
食堂篇國內
食堂的飯再難吃,可你也吃不到了。
每每畢業(yè)時,除了睡過無數(shù)次覺的教室、衛(wèi)生堪憂的寢室、考試前才會跑去占座的圖書館,還有一個地方也給很多人留下了不少念想,那就是食堂,這個直接牽動你體重的地方。
國內很多大學食堂都會有自己統(tǒng)一的飯卡,這和美國大學里的學生卡沒差,只是國內大學的飯卡可以隨時充值。一些國內的大學食堂也可以使用現(xiàn)金。
食堂里還有一群人總會讓我們無限懷念,那就是食堂大媽(也有妹子)。
要知道,在國內讀大學除了教授外,食堂大媽也吃罪不起。因為她們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直接關系到這頓飯你是飽了、撐了、沒吃飽或者是這一勺子是菜多肉少還是肉多菜少。
天天獻上蒙娜麗莎(孫子般)的微笑,保證她從抖勺改甩勺。不信,你再回去試試。
記得上學那會,還有不少人總結了打飯秘籍?;旧峡偨Y起來就是:面帶微笑、禮貌用語、點菜時壓住節(jié)奏,千萬別一口氣說完你要打的菜,萬一大媽跟不上你這節(jié)奏,每樣菜差個小半勺可虧大了。
圖片來源:傳送門
還要掐好時間,基本上一下課就往食堂跑的肯定不會太足量,趕上掃尾階段算是你撿著了。但也別太晚,要是啥都不剩了,笑得再甜你也不能讓大媽給你單獨煮碗面。
好在,現(xiàn)在大學食堂除了打飯的窗口外,還有各式的私營檔口,五湖四海的菜色和各式小吃基本都有,且營業(yè)時間沒那么固定。
說到大學食堂的菜色,當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些食堂不好吃也就算了,一些創(chuàng)新菜式聽上去還有點嚇人。
橘子燒排骨。
不管怎樣,這個被我們吐槽、嫌棄了四年的大學食堂隨著畢業(yè)就注銷的飯卡一起就這樣和我們告別了。
再難吃,你也有點舍不得了。
國外
胃,你好嗎?
相比于國內大學食堂的“生活接地氣”,國外大學則是“自由散漫”的典型代表。
(圖片來源:BusinessInsider)
絕大多數(shù)大學新生來到美國校園后,都會依賴一種叫Meal Plan的東西。許多學校會提供不同檔次的Meal Plan,一般會在開學前和學費、住宿費一同支付。和國內食堂“吃完再充”的模式相比,美國大學則推行“綁定式營銷”。
(圖片來源: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部分加入“豪華午餐”的美國大學食堂主力軍是各類自助餐,可以說里面應有盡有。從披薩薯條漢堡,到沙拉烤肉靚湯;前有水果打底,后有甜品收尾,穿插各類飲料咖啡冰淇淋。“取之無盡,食之無竭”,對于每個大胃王來說都是天堂。
但同樣煩惱也來了,這種“自助飲食”的模式也會帶來“飽腹的煩惱”。一不小心胃口大開收不住,便會在學期結束迎來傳說中的“Freshman 15”。(即新生第一學期會長胖15磅)
當然有些學校的食堂則顯得“荒涼”得多。一個走性冷淡風的沙拉吧臺,零星幾家美式快餐食物攤位,偶爾會有幾家串味兒的“中餐”已是萬幸了。
(圖片來源:Odyssey Online)
除了校內食堂,美國校外飲食和國內相比中間也差了好幾個黃燜雞。如果不是在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大都市,村里的娃想吃上一頓像樣的美食可能要在玉米地里開幾個小時。國內沙縣小吃、蘭州拉面、擼串干鍋麻辣燙的模樣又出現(xiàn)在小編腦海里:“來咿呀,放縱啊~”
(圖片來源:搜狐娛樂)
可能也是因為美國校園飲食整體水平的不穩(wěn)定,廣大留學生們也學會了一生受益的技能:做飯。從黑暗料理王到中華小當家,成功有時候就差一個再也吃不下去的絕望。
生活篇國內
美國有從不熄燈的寢室,我們有熄燈后的臥談
緣分就是很奇妙的東西,讓4個或6個來自五湖四海、在最開始只知道彼此性別的人愣是在一起睡了4年。
相遇是緣分,處得來是幸運。
國內的大學寢室分得很隨機、床鋪分得也很隨機。報道時,床鋪分配因大學而異,有的是先到先得,有的是抽簽決定。
當你大包小裹推開寢室門的那一瞬間,你就要準備好在這個不足25平米的房間里和一幫不認識的人同眠4年,而你的室友注定會成為你大學回憶里最飽滿的一部分。
國內大學宿舍通常分4人間或6人間,通常大部分南方的大學寢室內會配備衛(wèi)生間,能洗澡、能洗漱,而北方的大學通常是一層樓有2-4個共用的盥洗室。
各個大學也都會有公共浴室,同性間赤裸相見的尷尬那是來了美國之后的事。。
于是我們開始懷念三三兩兩的好友拿著洗澡筐奔赴澡堂的日子。
這才是國內大學的集體生活,在美國讀本科的你應該體會不到大家拿著臉盆排隊洗漱的盛況;也體會不到拿著暖瓶去打熱水的艱辛。(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高校已經(jīng)開始關閉開水房,而在寢室樓內安裝更高級的大熱水箱,這也標志著結束了一代人的記憶。)
我們不止一次地埋怨過學校內甚至是周邊超市暖水瓶的樣式單一、質量差,不是怕難看,而是容易拿錯;不是怕不保溫,而是容易炸。
那些年,為了防止水壺被偷,我們想出的奇招。圖片來源:中新網(wǎng)
當然,這些也都源于你沒有一個能幫你天天打開水或是用打開水的方式追你的男票。
和美國一樣,國內大學宿舍也都會配備一些洗衣機,但單衣和小件衣物多數(shù)人還是會選擇手洗,洗完了掛在陽臺,遠遠看上去跟聯(lián)合國總部似的。
找個晴好的天,大家一起去曬被子。
國內大學晚上10點-11點會準時熄燈、斷網(wǎng) 。
熄燈了,不代表你的一天結束了,對一些寢室來說,這一天真正的高潮才剛剛開始。國外讀本科的你肯定不知道有個集體活動叫臥談。
話題不定、尺度無限、主人公多以自己愛豆和校園的風云人物為主,可分小組也可全寢室集體進行。各式的娛樂八卦、校園趣聞、恐怖故事都從這里開始,也都從這里結束。這是增進室友感情也是曲線接觸了解異性的一種方式。
和美國大學不同的是,國內的宿舍是男女生分開的。你想不分開也不行,因為在這棟樓里還住著一位大神,宿管大媽(大爺)。
某高校宿管老師霸氣留言。圖片來源:搜狐教育
和食堂大媽完全不是一個級別,食堂大媽好歹是服務類行業(yè),基本的態(tài)度還是有的。作為監(jiān)管類行業(yè)的宿管大媽可不行,食堂大媽一向手抖,可你見過宿管大媽管你、攔你時手抖肝顫過嗎。
想帶異性進樓、夜不歸宿、甚至寢室封門后晚歸,在她看來那就是個美麗的扯!和大媽相比,男寢的宿管大爺?shù)故歉猛ㄈ谝恍?strong>一瓶酒、一盒煙換個晚歸,麻煩大爺行個方便開個門也不是不可能的。
國內宿舍規(guī)矩多,很多人有同感。我就不信你沒有過夜不歸寢讓室友幫你瞞的時候;也不信你沒藏過掖過違章電器。
用違章電器被抓住,你試試!
我們抱怨過水房的定時熱水給的時間太短、嫌棄過公共衛(wèi)生間的條件太差,抱怨過沒有空調的夏天燥熱難眠,甚至因為和室友拌嘴覺得尷尬。
可如今回想起來,我們再也住不進去了。
那時候大學一年的住宿費都抵不上北上廣深半個月的房租。出了國才發(fā)現(xiàn),寢室樓不見得分男女,室友不見得是朋友,不熄燈但也沒臥談,睜開眼看到的不再是掛滿衣服的陽臺和抓起臉盆奔向洗漱室的緊迫。
“我們腳對腳,頭對頭睡覺的室友和那個分給我煙抽的兄弟,幾時能一起回去,看看我們的宿舍,我們的過去。”
國外
和奇葩室友斗智斗勇
由于美國校園對于大一后住宿沒有強制性(甚至有學校宿舍只提供給大一新生),很多同學都選擇校外租房。整體上校外住宿獨立性更強、選擇項更多、并且價位更優(yōu)惠。
(圖片來源:aptfind.com)
相對于國內常常6人一間、上下鋪的情況,美國住宿狀況則是好了很多。
國內住宿電飯鍋、吹風機等簡直是上綱上線的違禁物,而美國校內住宿整體上限制較少。只要你和舍友討論協(xié)商OK,你想怎么造就怎么造。
(圖片來源:Prank Candles)
當然啦,造上天了也是有有懲罰的。國外大學宿舍雖然沒有宿管大媽,但也有宿管(Resisdent Assistant,一般都是學生兼職)。此外如果熊孩子炒菜做飯?zhí)u凍了,還有無處不在的火警讓你知道“過火”的下場。
不知道有沒有童鞋也有過大冬天因為火警不得不被轟到外面的經(jīng)歷
圖片來源:Huffington Post
校外住宿更是自由得多。很多留學生公寓內并冰箱空調洗衣機一應具有,小區(qū)內還配備健身房、學習室,檔次再高點還有燒烤區(qū)、游泳池。周末放假還可以約小伙伴們來家里開個派對。國內小伙伴、尤其是宿舍夏天沒有空調的聽到這兒肯定羨慕嫉妒恨了!
但實際上生活也有很多煩心事。校外租房的日子更像是提前進入社會、獨立生活,你需要自己打理一切。從一開始斟酌房源,辦理水電網(wǎng)雜費,有時候還要和房東物業(yè)據(jù)理力爭,美好的生活下也有許多心酸。
無論是在校住宿還是校外租房,美國大學期間的住宿生活和國內集體住宿少了一份“枕邊夜話”的熟悉感。
但是留學小伙伴們也不遺憾,因為他們也有室友??!有時候室友可以成為你校園玩伴、一生摯友。不過也存在著不少與奇葩室友斗智斗勇的經(jīng)歷,回想起來也是啼笑皆非。
(圖片來源:Buzzfeed)
有一個奇葩室友是怎樣一種體驗?請點擊往期文章留學遇到這樣的奇葩舍友 我也很絕望啊
學習&文化篇
國外
due要趕、課要搶、有事就找advisor
美國大學的開學儀式(Orientation)盛大且直接。你可以通過Orientation進一步了解學校、熟悉校園、學習章程以及結交朋友等。
有學妹學弟的地方,就總有“親切善良”的學長學姐,國內國外都這樣。美國大學里的學長學姐眼看著一大批“鮮肉們”前仆后繼,便分分鐘切換成老司機模式。接機、搬家、開車帶去超市,都是他們服務內容。
(圖片來源:Odyssey Online)
除了相同的學長學姐這一環(huán)節(jié),大部分美國大學開學儀式少了新生聯(lián)誼、軍訓、迎新晚會等趣味花絮。因此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臥槽,這就開學了?!
開學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選課了,哦不,更恰當?shù)氖?strong>“搶”課。國內國外的小伙伴都一樣,到了選課當天都是一片兵荒馬亂。
電腦,網(wǎng)速,課表,統(tǒng)統(tǒng)到位;掐表,刷新,按確定!同志們,我們搶的不是課,而是繩命?。?!
(圖片來源:Quickmeme)
在這個時候,一個靠譜的學長學姐的作用體現(xiàn)出來了。他們可以幫你Hold的搶手的課,同時也能告訴你該選什么課、該避什么雷。
留學生們選課一般都找Advisor。Advisor可是個神奇的存在,中文卻沒有個準確的翻譯。顧問?咨詢?好像都差了那么個意思。選課學術找他,國際生Immigration Issues可以找他,甚至求職考研也能問問他。
(圖片來源:Quickmeme)
美國大學開設的課程繁多,并且機制靈活變通。
美國大學要求學生選修很多并不與專業(yè)直接聯(lián)系的課程,譬如人文歷史社會等。它強調的通識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們對這個世界形成更深刻的認識,也更好地找到自己的擇業(yè)觀和人生觀。
國內
馬列毛鄧課沒逃過、沒睡過覺的你是怎么畢業(yè)的?
美國入學前有orientation,國內有新生教育,順帶還要全校載歌載舞一番,開個迎新晚會。讓你從頭到腳里里外外感受到學校對你的熱情,基本上晚會的主題離不開“青春”、“啟航”以及“夢開始的地方”。
上了大學,但咱先別說學習,因為第一關不是這個,而是叫苦不迭的軍訓。
來來來,敢不敢在后臺曬曬軍訓時的照片。
國內大學也有各式各樣的社團,也會有學生會和團委組織。平時系里、學校搞個運動會、舉辦個元旦新年晚會啥的,都少不了他們的助力。
除了這個,很多學校會在早上要求集體跑操,缺席、遲到的還要點名批評。
國內大學選課的自主性沒有美國那么強,多數(shù)課程基本上都是學校已經(jīng)選好的。馬列毛鄧是必修課,有人選擇認真聽講、有人寫高數(shù)作業(yè)、也有人睡覺或者根本不出現(xiàn),苦的是幫你喊“到”的人。
國內大學的體育課也是必修課,最難的倒不是這個,而是每學期期末的體育達標。男生的1500米和女生的800米,總感覺那一刻的自己在用生命奔跑...
國內大學沒有美國的advisor,有事情找輔導員。大多數(shù)擔任導員的人都很年輕,管的事情比較雜,查出勤、調糾紛、查寢室、解心結...這些都歸Ta管。
開Party和酗酒在中國大學并不常見,但你也別覺得國內大學生不能喝酒。請記得我們有個叫畢業(yè)季的東西,基本上會持續(xù)1-2周。班與班、系與系,想說的話全在酒里了。
到那一刻,所有的糾紛、矛盾、誤會、不快全都能一一化解。往往酒過三巡,便會有人敞開心扉,或是開懷大笑或是抱頭痛哭。
是啊,我們總說畢業(yè)遙遙無期,轉眼卻各奔東西。
如果你曾分別體驗過國內、國外大學的兩種生活,那只能說你真的很幸運。無論是國外大學注重的個人精彩還是國內大學營造的集體回憶,你都能感同身受。
如果你已經(jīng)畢業(yè),請記得帶著回憶向前;如果你仍在學校,請務必珍惜當下。因為眼下,都是未來開始的地方。
以下三種方式,都可以讓你:了解留學,輕松去留學!
1、關注微信公眾號 51offer
2、下載51offer APP
3、輸入網(wǎng)址:www.68985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