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煎熬等待后,終于成功申請到了紐卡斯爾大學發(fā)來的offer,欣慰之余,希望寫這一篇申請心得來激勵更多學術背景不突出又抱定出國夢的莘莘學子。
本人學歷背景:985院校本科自考生,有學位,均分70-71。申請紐卡的創(chuàng)意藝術碩士。
總結下來有三點對申請過程很有幫助:
1. 先和導師溝通
2. 準備好作品集和個人陳述
3. 及時的詢問申請進展
一、由于我的學術背景比較特殊,不是藝術專業(yè)背景出身,而且相關工作經驗也非常有限,所以在一開始就發(fā)了一份電郵給課程導師,詢問是否有可能嘗試申請這個專業(yè),導師鼓勵我說建議申請,需提供作品集和一份有相關經驗的個人陳述。
如果你決定了要DIY申請,那么申請過程的主動權在最開始把握好很有幫助,而且相關專業(yè)的導師是最能給到你有價值信息的人,不僅大大減少了盲目準備申請材料,還了解到提供哪些方面的信息是最切題的。
二、我辭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想一心一意準備作品集,但是我錯了,而且嚴重錯估了時間和強度,作品集完全可以用休年假的方式去完成,而走出的這一步承擔的風險是很大的,如果不成功,那么我既沒有工作,又出不了國。
就這樣,我成了個大齡待業(yè)青年。
大概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作品集和個人陳述等所有要準備申請的材料(所有需要準備的材料都可以從網上搜到,這里就不累述了),個人陳述除了大致寫了學業(yè)背景和工作背景外,主要對作品集的概念做了陳述。提交申請的過程中由于網頁無法打包申請我也詢問了導師,這也為下文提供了鋪墊。
三、漫長了大半個月的等待(8月底提交的申請,我看到網上很多有說早申請比晚申請優(yōu)勢大,所以就早早的提交了),讓一個三無待業(yè)青年再也坐不住了,發(fā)了封電郵問小米進展,對方告知還在審核,再經過了小半個月的等待后,來了一封官方電郵,說還在審,會盡快出決定,感謝我的耐心等待。。。。
這個時候,我覺得希望有點對半開,立馬發(fā)了一封郵件回復,告知校方為什么只選紐卡斯爾的原因,還有很感謝導師給予我的鼓勵,真心的。
坦白說,我只申請了這一所大學,初期挑了差不多有三所相關專業(yè)的大學,但是最后只申請了紐卡,不僅爸媽為我擔心,關心我的親朋好友也擔心我的狀況,那是我就覺得既然抱定了這所學校,就告訴對方為什么選它,不管結果怎樣,總比干等著好,至少誠意到了,我也努力過了,不會后悔。后來這封電郵發(fā)出后過了四天,也就是上周五我收到了來自紐卡的offer….
作為一名學術背景特殊且均分不高的人而言,已經很知足了。一個寬容的接納一切可能性的學校,我相信將會在那里學到很多。
本人想出國已經有想了幾年了,所有的材料也都是之前都做好的。大學快畢業(yè)的時候,準備雅思,考來考去考不到6.5,連6.0都考不到,考了四五次有的,笨啊,口語老是4.5...4.5....4.5...真心很崩潰,那個時候覺得自己撐不下去了,打算放棄了,但是又不甘心,爸媽給我打氣,說堅持了這么久再堅持一下,既然我這么想出去,為什么要半途而廢,我哭著鬧著咬著牙終于也就堅持到了總分6.0。口語5.5。
那個時候的我,只是很勢利的考慮澳洲是個移民國家,選擇的專業(yè)也不是自己喜歡的,2010年,開始申請澳洲的學校,莫那什大學,收到con-offer,但是對方的條件我根本達不到,等于是默認被拒了,對方要求均分75。后來工作了,單位挺好,出國的心也就漸漸搖擺不定了。直到2011年年底,還是決定出去,既然之前堅持了那么久,而且趁年輕為什么不出去看看其他的風景?如果真的選擇不出去了,老了會后悔嗎?
2012年初,準備申請瑞典,依舊是考慮到當地福利好這一點。很不幸的,連被四所大學拒之門外。觸目驚心的紅叉(瑞典大學是統(tǒng)一一個網站申請的,校方給出的申請結果一排顯示。。。)很受打擊。當時就覺得,是不是出不去啊,這個背景是不是太弱了啊,情緒很低落。
直到這次申請,還是因為不甘心啊,但是通過之前的失敗經歷,包括工作經歷,我開始覺得人生苦短,就做自己想做的,學想學的吧,從大專到本科,也都不是自己特別喜歡的專業(yè),俗話說的好啊,行行出狀元不是?何必在時代的潮流一起擠個魚死網破啊,既然我沒有經濟頭腦,商科金融什么的不行,那就不把弱項拿出來丟人了唄,就挑喜歡的專業(yè)申請。
只要你有夢,這個舞臺就留給你。
人生苦短,別做后悔事。